新音乐产业观察原创文章,未经授权谢绝转载
作者 | 朱力克
(相关资料图)
2023年伊始,《爱如火》、《乌梅子酱》、《我记得》、《就让这大雨全都落下》等一系列歌曲先后掀起波澜,舆论场里因此一下子热闹起来。
热火朝天的“讨论”折射出行业变化所带来的观念冲击,也再次证明“什么是好歌”仍然是舆论关注的焦点。在2月23日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上,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司思发文,提出“音乐创作要坚守品质意识”。
“好歌”到底有没有标准,或许是一个难以盖棺定论的问题,但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却曾是推动唱片业攀上巅峰的规律,我们丝毫不怀疑,互联网音乐也会遵循这样一个轨迹,而腾讯音乐人去年10月推出、近日全新升级的新势力计划在行业先往前探了一步。
作品立身,持续做出好作品的音乐人值得更好的
过去三年,音乐创作者和创作机构数量高速攀升,每27秒一首新歌已经成为音乐行业的常态,但海量新内容的诞生,带来巨大的流量,也稀释着内容品质。
互联网音乐发展到今天,音乐人的创作活力已毋庸置疑,优质内容的筛选才是重中之重。舆论的“品质焦虑”背后,反映的正是听歌用户对优质创作为主导的音乐市场的迫切呼唤。
如何让行业里真正创作的音乐人能够坚持自我创作、让好内容值得更好的回报?现在,到了帮助和鼓励音乐人们能持续输出好作品的时候。带着这样的思考,腾讯音乐人开放平台昨天全新升级了“新势力计划”。
新势力计划是基于“新势力成长指数”的五大维度衡量音乐人的潜力,并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激励,为音乐人提供一个自我定位的新“坐标”。
(1)“原创”立身
原创优质作品需要投入更多时间、精力、心血和实打实的成本投入,它值得被视为更高的维度去对待。这或许便是 “新势力成长指数”五大维度中,“原创勤奋度”排第一的原因,而对于音乐人来说,勤于创作,持续输出原创的优质内容本来就是在行业里立足的关键。
(2)“品质”优先
“品质”从作品难以量化,但或许可以从听众角度去解答。好的音乐作品,一定受到更多人的喜欢、从路人转成乐迷,从乐迷到愿意主动为音乐人的作品付费,这正是“音乐有价值”的体现。“原创勤奋度”、“付费驱动力”和“粉丝影响力”这三个维度是同时帮音乐人建构一个新的价值区间。
(3)强调“作品”
“作品”能觅到“知音”是每一位音乐人的基本需求。“新势力成长指数”把听众对于“作品”的反馈放到了重要的位置,并通过听众喜爱度、听众活跃度两个维度来体现。“听众”决定了这是围绕“作品”建立的维度,它反映的是作品(而非人)和听众之间的关系。
“作品”和“人”,是优质内容的一体两面,一首好歌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深度,既来自于词曲和乐器配器的水平,也来自于创作者的个人魅力,对于一位音乐人来说,要想立住职业发展,“作品”和“人”缺一不可。
推“歌”也推“人”,为原创音乐人职业化打基础
作为一种“产品”,音乐需要技术支撑,而“品质”从某种角度上说,也是“专业素养”的体现。
音乐创作工具的丰富和便捷的发行服务降低了音乐创作准入门槛,但能够把音乐创作爱好成功推向市场并被认可的“门槛”一直都没有降低。想要成为专业的音乐创作者,除了自身保持强创作活力,也需要行业与平台的全方位护航和资源的支持。正如中国音乐学院司思教授所说“需要创作者的坚守,也离不开全行业的守护”。
“守护”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,也需要行业为音乐人不断创造条件,帮助他们提高“专业素养”。毕竟,“专业”不仅仅决定作品的“品质”,也决定音乐人的职业化发展的上限。
经过五年的发展,腾讯音乐人的基础设施更加全面和完善,在原力计划和亿元扶持计划的基础上,去年又新增了开放麦舞台、帮助音乐人全球宣发的“一键出海”和自主售卖数字专辑的“乐人唱片”,如果乐迷非常喜欢音乐人的作品,还可以主动“赞赏”。
既推“歌”也推“人”的“新势力计划”是为音乐人打造新通道,帮音乐人们修炼内功,跑好职业化发展的“马拉松”。“新势力计划”为潜力音乐人们提供行业大师课和词曲创作营等专业化培训,帮助音乐人们提高专业素养,从而提高作品品质和职业竞争力。
同时,围绕“个性”的音乐风格, “新势力计划”为潜力音乐人们提供了不同的专属“赛道”,校园、乐队、说唱、流行,让音乐人们能够找到合适自己的成长空间。与此同时,腾讯音乐人开放平台还将联合QQ音乐、Billboard开启多个赛道,助力不同流派的潜力原创音乐人实现成长进阶。
音乐产业发展之初,也曾经历过从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过程,这是行业发展的规律,也是互联网音乐的必经之路。“新势力计划”是互联网音乐生态不断成熟的产物,是腾讯音乐人的扶持深入和聚焦的开始,同时也代表着互联网音乐内容输出从看“量”转向看“好”,在这个过程中,释放的不仅仅是好内容的价值,更多真正有才华的音乐人也将脱颖而出。
-全文完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