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款利率一降再降、智能通知存款停售,使得居民将更多目光转向理财,理财产品配置价值开始不断凸显。6月14日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为了吸引投资目光,多家银行、理财公司发力“夏日理财季”营销活动,竞相揽客。有的理财公司通过费率“打折”以便尽早抢占市场份额;有的银行推出新品、积分活动“花式”揽客。在分析人士看来,近期债市行情持续走强,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明显改善,投资者购买热情升温,但需要关注的是,在操作上不宜追涨杀跌、频繁交易,应坚持长期投资理念。
扎堆发力“夏日理财季”营销
存款利率下调,居民投资意愿回升,银行、理财公司也开始审时度势发力“夏日理财季”。6月14日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近日,包括恒丰理财、北银理财、南银理财、重庆银行、昆仑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均推出了“夏日理财季”活动。
(资料图片)
在恒丰理财举办的“安心理财节”活动上,该公司发售了一款名为“恒丰理财恒惠安心第27期A”的理财产品,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(年化)为4.2%-4.35%,产品类型为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,风险等级为二级(中低风险),起购金额1元。
“该产品最晚购买时间为6月19日下午15时整。”恒丰银行客服人员介绍称,“这款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比其他同期发行的产品高,比较受欢迎,不过额度比较紧张,有时候可能会产生无法购买的情况,建议投资者尽快购买。”
南银理财也打出了“616理财节”,向投资者推荐产品,产品类别主要有现金管理类、固定收益类、固收增强类、混合类、权益类多种,风险等级从低风险-高风险均有涉及。现金管理类“添瑞系列”采用摊余成本估值、每日开放;固收增强类“增瑞系列”采用“固收+策略”达到收益增厚的目的。
北银理财也打出了2023理财季夏日好“理”的活动,该公司宣布全面下调理财产品“易淘金”“易淘金尊享”“易淘金新客”“医宝金”“天天金”等产品销售费和管理费至 0.01%(年化)。重庆银行、昆仑银行也均推出了“夏日理财季”等活动,向投资者推荐行内理财产品,产品类型多以中低风险为主。
除了发力产品营销外,重庆银行还推出了财富特刊订阅活动,从财富特刊页面跳转购买产品可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,购买指定理财产品一次可以获得20积分,所获积分可用于兑换微信立减金。
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近期存款利率纷纷下调,利息缩水之后存款产品对储户的吸引力减弱,这种情况下对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是一个机会,金融机构推出净值波动较低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,有望吸引到一批投资者。此外,2022年理财产品遭遇“破净”潮,投资者变得更加保守,也倾向于购买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。
业绩比较基准展示亟待规范
近段时间以来,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两次下调,6月8日,6家国有大行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,活期存款利率由0.25%降至0.2%,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下调10个基点至2.05%,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至2.45%、2.5%。6月12日,紧跟国有大行的步伐,11家股份制银行“官宣”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,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,整存整取定期存款2年期利率下调10个基点,3年、5年期利率下调15个基点。
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也让居民将目光转向了理财产品,以期获取更高的收益率。不过在投资的过程中,也有不少用户吐槽,至今无法看懂业绩比较基准和收益率之间的关系。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,在全面净值化转型的当下,理财产品已使用业绩比较基准取代了此前的预期年化收益率,不过,从实际情况来看,部分理财产品仍会在展示时标注“成立以来收益”“近一周收益”“近一个月年化收益”。
以一家股份制银行为例,该行在售的多款理财产品中明确用“成立以来年化”“近6月涨跌幅”“近1年涨跌幅”等多个维度展示业绩数据;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则采用“最高7日年化”“平均7日年化”“收益率4.05%”等字样展示业绩比较基准。国有大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,北京商报记者随机查询后发现,有部分国有大行也采用“7日年化收益率”“近3月年化”“成立以来年化”展示业绩比较基准。
而根据原银保监会发布的《理财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》,理财产品销售机构不得使用未说明选择原因、测算依据或计算方法的业绩比较基准,单独或突出使用绝对数值、区间数值展示业绩比较基准。
对投资者来说,这样的展示方式无疑会干扰其对理财产品业绩的判断,产生“保本”、收益较高的错觉,也偏离了监管部门要求理财公司设定业绩比较基准的初衷。
近日,有消息称,中国银行业协会理财业务专委会召集研讨会,召集多家理财子公司、以及部分尚未成立理财子公司但资管业务规模较大的银行相关人员,讨论关于《理财产品过往业绩展示行为准则》的研究制定,这也意味着“五花八门”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有望迎来统一。北京商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,目前,相关规定还在内部讨论阶段。
在刘银平看来,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整改在技术上难度不大,主要是投资者的接受度可能会影响到产品销售。银行及理财公司应该在投资者教育方面继续下功夫,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理念,让投资者全面了解净值型理财产品,不会因为产品存在风险就不购买,而是要了解产品的风险特征,购买适合自己风险偏好的理财产品。
投资者切勿追涨杀跌、频繁交易
今年以来,随着债市企稳,带动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修复,理财产品中长期配置价值也不断凸显。不过,需要关注的是,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之后,对投资者的理财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要求更高,投资者切勿盲目购买。
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分析指出,近期债市行情持续走强,导致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明显改善,投资者购买热情升温。然而产品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,更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,投资者仍须保持谨慎。建议投资者定期、客观地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,选购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,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动态调整各类产品(或资产)的配置比例,利用分散化投资策略将风险敞口控制在一定水平内。操作上也不宜追涨杀跌、频繁交易,应坚持长期投资、价值投资,避免在投资活动中负担过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。
正如刘银平所言,“6月13日政策性降息再次启动,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、常备借贷便利利率(SLF)相继下调,接下来LPR也有可能跟随下调,银行息差压力不断加大,存款利率下调是大势所趋,未来存款搬家现象可能会延续”。
刘银平进一步建议,存款产品比较简单,利率是固定的,理财产品种类较多,不同类型产品在流动性、风险、收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,且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之后,对投资者的理财水平、风险意识要求更高。投资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财水平,了解不同理财产品的特点,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,将资金均衡地配置在不同的产品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