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两年,受宏观因素影响叠加外围不确定性因素陡增,二级市场的情绪偏负面,尤其对一些缺乏“造血能力”的新上市公司,最是毫不留情。
5月8日,绿竹生物港股首秀,便被“当头打一棒”。相较发行价为每股32.80港元,该公司截至当日收盘报22.00港元,跌幅高达32.927%,募资净额为2.416亿元。
究其原因,资本变得越来越理性和谨慎,对于没有业绩支撑,仅以“概念”、“造梦”的方式,线性思维地将其对标国内外已经成功的行业巨头,人为地拉升估值预期,不像过去那么买账了。
(相关资料图)
财报显示,绿竹生物成立于2001年,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,致力于开发创新型人类疫苗及治疗性生物制剂,以预防及控制传染病以及治疗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但发展了20余年,绿竹生物尚无在售产品,也未能产生商业化收入,目前产品管线包括三款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,以及四款临床前阶段的在研产品。
2021年和2022年,其仅录得其他收入0.69万元和1.39万元,对应亏损分别为539.4百万元及725.2百万元;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-1916.5万元、-7726.5万元,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3203.0万元、6897.6万元。
也就是说, 当下的绿竹生物,仍然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获得生存必需的“水”与“氧气”。
事实是,成立至今,绿竹生物已收获四轮融资,其中,A轮融资2.5亿元,B轮融资3.5亿元,B+轮融资1.2亿元,C轮融资2.18亿元,共计融资9.38亿元。
但后三轮集中在2021年下半年起的一年时间里,最近一轮为去年6月下旬的C轮,由华普海河生物医药基金、亦庄生物医药基金、信银振华等机构等机构共同投资。
值得注意的是,绿竹生物C轮投后估值为44.2亿元,每股的价格为23元。照此计算,绿竹生物C轮投资者大概率均面临浮亏。
作者:七公